小米SU7 Ultra“叫板”保时捷,雷军能否实现“豪车梦”?

据雷军介绍,该车搭载小米超级三电机系统,拥有1548PS最大马力,零百加速仅需1.98秒,设计最高时速可达350km/h。他强调,小米SU7 Ultra的初衷,是打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豪车,要做到“性能比肩保时捷、科技紧追特斯拉、豪华媲美BBA”。
最令人关注的定价方面,雷军公布,小米SU7 Ultra售价为52.99万元,这一价格远低于当时预售价81.49万元和市场预期。
当日,资本市场也上演了戏剧性的一幕。早盘港股开盘后,小米股价一度冲至58.7港元的历史高点,但15分钟后,股价急速跳水,最终收跌5.7%,单日振幅高达13%。股价波动期间,中国基金报等媒体纷纷第一时间发布“雷军升任中国新首富”的报道。而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,雷军全球第36位,在中国富豪排名中位列第4位。截止今日午间休市,小米集团股价报52.55港元,下跌1%,总市值1.32万亿港元。
一天之内的如此剧烈波动,不仅反映出资本市场的矛盾态度,也揭示了小米的估值逻辑的改变。
小米的汽车业务如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。自小米SU7发布以来,便展现出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。2024年,小米SU7全年交付量突破13.5万台。自去年3月以来,小米集团股价累计涨幅超330%。进入2025年,小米SU7 1月交付量再次超过2万台,已连续四个月交付量超2万台。
同时,2024年小米汽车业务在集团总业务中的占比提升显著,从第二季度的7.2%增长至第三季度的约10.5%,且随着小米SU7系列交付量持续增加、产能爬坡及新车型推出,其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。
小米汽车业务的成功,也改变了市场对小米的估值逻辑。过去,小米主要以消费电子业务为主,手机业务在估值中占据重要地位。但如今,汽车业务的快速发展,使得小米的估值不再仅仅依赖于消费电子,汽车业务的增长潜力、市场份额、技术创新等因素,都成为了影响小米估值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可以说,在小米股价的上涨过程中,汽车业务尤其是SU7的热卖,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然而,业界普遍认为,一直以性价比著称的小米,想要短时间实现“豪车梦”依旧需要时间的沉淀。最关键的是,用户心智争夺和市场教育。传统豪车的溢价源于百年品牌积淀与圈层文化。小米如何让52.99万元的车主摆脱“性价比信徒”标签,是品牌升级的关键。此外,自主化技术、产能以及全球化布局等,都将成为考验小米的一道道关卡。
总的来看,小米进军高端、豪车市场的同时,资本市场的股价波动已发出明确信号:短期看,小米需要证明SU7 Ultra的销量可持续性;长期看,雷军能否将“性价比颠覆”的剧本从手机复制到汽车,将决定小米能否实现“豪车梦”。
下篇